“來吧!看著這裡……三、二、一!”在一個中式的影樓佈局前,藝術家與灣仔人一同以自製的針孔相機來了張全家幅,把人氣貫注了這個新落成的藝文空間。
新春期間,二十戶來自灣仔的街坊街里在針孔師張震揚和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帶領下,參與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工作坊,舊街坊新朋友不只是藝術的旁觀者,也可成為其中的創作人,從訪談中喜見公公婆婆笑逐顏開,證明藝術並不拒人千里。
試過自製針孔攝影機的人都知道,要造一部影像清晰的針孔機不容易,手工粗疏一點都不成,不單針孔得極度精細(不得大於0.5mm),還需根據拍攝現場的明亮度及底片的感光度,小心計算出暴光時間,更無法像現今數碼相般刪掉重來,所以攝影師的經驗不可或缺。這次工作坊,每個單位大約只需十秒便可完成一張喜氣洋洋的針孔照,影像雖然有點矇矓,卻滿載詩意;操刀的原來是張震揚,當年破格地將燒鴨轉化為針孔相機,於墨爾本唐人街拍下了獨特的概念性作品,一時佳話。看見大人小孩跟著他一步步地完成手上的針孔相機,滿臉愜意,不得不對這個傳統的攝影手法嘖嘖稱奇。
一幀幀全家福記載的不只灣仔人的面孔,還有一段段屬於灣仔的口述歷史,是的,這裡充斥了故事:「舊街市最有特色,三幾年起的,以前細個時阿媽成日帶我去買餸⋯另外街邊食白粥油炸鬼、腸粉的大排擋,本來有好多,現在都沒了⋯」陳小姐在灣仔土生土長,多年來見證了這個地區的盛極而衰,不無慨嘆;至於年輕一輩,只是在灣仔上過學的,也能道出這裡的一大特色:「灣仔有許多新舊交錯對立,好有趣⋯」丁丁屬九十後,灣仔舊貌反成了新境點,尋根時不忘發掘奇趣事,才踫上了這個工作坊。
部份的針孔成品將於開幕展展出,用以展示並記錄灣仔人的肖象,是為組成一個社區面貌不可或缺的原素。想起二十世紀德國文化評論家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 曾對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提出“靈光”衰退的概念;一件藝術品的真跡之所以比複製品珍貴,在於其“此時此地”——獨一無二地存在於其所在之處,見證時間和歷史的磨煉。
針孔照的一大特色,在於其本有難以被複製的特質,相比現代的數碼相機,試圖用針孔機拍出多張相同的相片近乎零可能,這才構成攝影也可成藝術的有力證據。第一部針孔機(Camera Obscura)見證了攝影的誕生,從開初被誤以為攝人靈魂的工具,到今天成為你我手上一日不可無的手機,二百年來,人類的生活經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視集開幕展以針孔照作主打可謂當頭棒喝,正當社會不斷地擁抱現代化的時候,它卻選了灣仔這個老區,並以傳統作招徠,重新肯定原始的價值,喜見舊式的全家幅重現眼前,街坊予以無限的支持。何謂“社區藝術”,不正是這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