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1

2011高雄設計節 Kaohsiung Design Festival


2008年首次策劃展覽,是在上海;2011年首次參展,是在高雄;實在太感動了!Facebook詳圖

Tuesday, December 20, 2011

中港台三地共100位創意人的作品收錄!!

Photos by APPortfolio

一月七日新書發佈會,沒打算再到高雄一次,不過一定拭目期待香港這邊的出版日。背面有我的名字,有點不可思議...我的作品收錄在26-27頁。

倒數 2011 高雄設計節

三地/三十位/三十歲以下創作人的展場!高雄設計節我來也!


Thursday, December 1, 2011

香港社區設計良品展 COLLECTIVE: Current Community Design Works in HK


在WVA策動的展覽暫時告一段落,還是首次這樣全面地為一個展覧作形像包裝及設計,好捧的一次經驗!

----------------------
香港社區設計良品展
COLLECTIVE - CURRENT COMMUNITY DESIGN WORKS IN HONG KONG


講創新,學思源。灣仔視集為大家帶來“香港社區設計良品展”,展示一共六組的升級設計概念。當中包括灣仔視集的作品FutureTeller、KaCaMa設計實驗室的LivingPixels、張瑋晉的Boombottle、Jason Li的Moving Planter、CoLab的café330/So...Soap!及李宇軒的木頭車系列。上述設計除以循環物料再生外,更富有濃濃的社區味,概念源自你我最熟識不過的尋常物:鳳凰牌自行車、宣傳海報、膠水桶及電燈泡,更有由老街坊親自操刀的作品,一一打破舊物無所用的陳規,體現共生設計的真義。

展覽開幕當日更找來年輕設計師,親授製作升級設計的獨門秘技,為急速老化的社區盡上綿力。

“COLLECTIVE – current community design works in Hong Kong” features recent upcycling works and concepts from emerging and promising designers, such as KaCaMa Design Lab, Kevin Cheung, Jason Li, together with Brian Lee and Yau Kee’s acclaimed collection of wooden handcrafts, and CoLab’s influential community schemes, “Café 330”and “So…Soap!” Through the lense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ory design, these works implement alternative design strategies, integrating social values and creative values into an organic whole.

Designers and exhibitors will share their design process and thinking in an open demonstration/workshop on Dec 17 at Wan Chai Visual Archive, No. 5-9 Hing Wan Street, Wan Chai.
----------------------
展期 EXHIBITION PERIOD
December 01,2011 - January 21, 2011 (Sat)

酒會及即席示範 RECEPTION + DEMONSTRATION
日期 Date: December 17, 2011 (Sat)
時間 Time: 4:00-7:30pm
地點 Address: 1/F, No.5-9, Hing Wan Street, Wan Chai
----------------------
other curatorial works for WVA:

Friday, October 28, 2011

Tuesday, August 9, 2011

憑誰意行(一)

正在看梁家麟的《憑誰意行》(基道出版),完成了差不多二分一的內容,很想在此分享一下。
文章開首主力討論普遍基督徒對詮譯何謂「神的旨意」的一些謬誤,例如以結果的好壞判斷那件事是否出於神的心意。他舉了一例:教會中有姊妹失戀了,有人馬上查問關係開始時有否祈禱求問神的心意,姊妹的答案當然是「沒有」,於是那人便定論這段感情因「不合神的心意」才至告終。

梁指出這樣看神的心意造成了沒完沒了的「循環論證」,我們永遠不能確定神的旨意,直到事情的結果出現以後。正如只有直到一對新人離婚後,我們始知道這段關係「不合神意」,這樣的邏輯背後同時有一假設,就是神的旨意只包括「天色常藍」,而不包括任何使人不悅的結果,這樣果真是神的心意嗎?

另外,這亦反映了許多基督徒以「命定主義」的角度理解神的旨意,相信神給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唯一一條合法合意的出路,一旦做錯了任何一個決定,都會召致惡果。作者反問:這樣的人生還算自由嗎?若然神給人的選擇只有一個,那我們的人生不正正變成了一場最大的賭博?然而梁指出:儘管理念上我們相信神預定一切,但從生活經驗裡頭,我們是無法得知何為神的安排,所以抉擇與自由本身仍是真實的,神可以在永恆裡預定我今晚會吃些什麼,但卻無礙我抉定到哪一間餐廳用膳。

「基督徒可以相信上帝的預定,卻要在生活裡拒絕機械式的命定主義。」怍者抱持的人生觀是積極的,也不希望基督徒以此作為逃避個人責任的藉口。(待續)

Wednesday, July 27, 2011

來一點衝擊:從英國青年藝術家(YBA)看展覽作為突破建制的手段(A.M.Post, Sep Issue, 2011)

1988 - 青年藝術家(YBA)第一次展「Freeze」在敦一內舉行,展示共16組作品

1989 - 北京天安門發生改革放以最大模的運動

1997 -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盛大展出「Sensation: Young British Artists from the Saatchi Collection

1997 - 香港回

2003 - 第一「七一大行」

2004 - 第一屆798藝術節

2011 -「」展於柴一工展出:香港首會議題之大型展,共計57 組藝術家及人作品

---

世界博覽會面世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年的歷史。個半世紀裡頭,大型展覽作為展現國力、推動跨領域文化交流,以至促進地方經濟之催化劑地位無可比擬。於藝壇而言,展覽更是藝術家發表、交流及面向國際的唯一途徑。國際藝術雙年展的老大哥要數1895年的威尼斯雙年展,舉辦至今已超過54屆。亞洲的首個國際性藝術雙年展始見於1995年的韓國光州,足足比歐洲大國慢了一個世紀,追本溯源,似乎都跟國家的民主步伐或社會現況密不可分。再看我們中國,全國最大型的民主訴求運動出現於80年代未,天安門一夜間成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人肉展場。這時,來自中國各省市的「盲流藝術家」漸漸在首都荒廢的東德廠房集結起來,是為798的雛型;為了存留這片福地,一眾光棍藝術家動員了第一屆的北京大山子藝術節,吸引了中外媒體超過二百家,那年是2004,798成了北京的新名片。

據說,英國青年藝術家(YBA)也在這樣的歷史芬圍下孕育而成,八十年代初的英國失業率高企,「鐵娘子」縮減大學資助,倡議公營企業私有化,學院不得不自尋出路,藝術更難以自成一角,逐漸形成與商業糾纏不清的局面。一眾YBA嘗未畢業便聯群結黨辦展覽,由私人發展商資助,沒廣邀傳媒、策展人或藝評家,所以說YBA是媒體造就出來的成名佳模,或許有點偏頗。正如他們的伯樂倫敦金匠教授Michael Craig Martin所言:「大家都以為這班年輕人的成功是計算過的,實情是天時、地利、人和及佳作交會而成的結果罷了。」Michael受Marcel Duchamp的強烈影響,作品朝概念性(conceptual)方向走,大膽破格。除教導學生打破一貫以媒介(media)分類的傳統藝術觀念,他更鼓勵學生運用當年還不怎麼普及的新媒介來創作,如錄像、攝影及裝置等,使作品的可觀性及獨特性大大提高,生活中平凡不過的物件(objects)頓成了創作的泉源,更成為了這批青年藝術家往後創作路上的重要取材:動物、藥丸、床褥、食物、燈泡、木箱,觸手所及,皆能成作。他們的作品面向社會,亦取之於社會。除了學院既定的藝術陳規,這群青年藝術家還挑戰了一貫以博物館(公立)或畫廊(私立)作為展場的展示模式。他們的首個展覽,出現於倫敦東邊一座荒廢了的建築大樓內,取名Freeze,展出了當時共16位同學的作品,主題與個人及社會環環相扣——死亡/性/消費/性別,進行中的事件物件,那一刻,都凝住了。是的,觀眾的目光也凝住了。

問香港為何生不了這樣勇於衝激建制的藝術家?不如問我們提供了一個怎樣的藝術學習環境給下一代?學生自少成了考試機械,藝術音樂體育通通讓路,加上傳統儒家思想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多少學生因應父母的要求從商、從醫、從法?聽說香港的藝術發展比西方國家至少慢十年,甚或有廿年之遙。若然以英國青年藝術家作為英國現當代藝術的火車頭,那已是廿三年前的事,傳聞非虛矣。要數本土藝術學生反建制的例子,其實四年前有一個,不來自藝術系,而是設計系,還是工業設計的。2007年畢業的彭健怡,畢業作沒有新潮玩物,反而逆流而上,把逐漸被時代淘汰的舊式電話、電視、衣車化身成一台可供運作的電腦,賦予舊物重新的價值之餘,更邀請觀眾與其互動,讓感受不再停留於懷念逝去的文化符號(舊物)或普遍價值,而是進一步化成可被傳遞或再生的元素,可持續設計的根本不正是這麼一回事?可當年彭健怡的概念及創作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爭議,差點連畢業的門檻都過不了,幸而他的作品於畢業展上受到觀眾熱烈的回響和本地傳媒的垂青,最終順利過關之餘,還獲邀參展2007年度的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形光譜」,一時佳話。香港藝術教育需要的,是更多個彭健怡,更多的衝擊。

2011年五月,香港首次出現反建制的大型展覽「愛未來」,以「藝術公民」的姿態走出來,全由民間發動,回應中國維權藝術家艾未未人間蒸發的事件。57組參展的藝術家或詩人當中,六七八十後的都有,但主力策動的都是來自設計、文化界的教育工作者,未必能成為香港藝壇的新符號,但肯定是一堂很捧的藝術課。

Thursday, May 5, 2011

本土良品(一):針孔照全家福

相片提供:WVA

“來吧!看著這裡……三、二、一!”在一個中式的影樓佈局前,藝術家與灣仔人一同以自製的針孔相機來了張全家幅,把人氣貫注了這個新落成的藝文空間。

新春期間,二十戶來自灣仔的街坊街里在針孔師張震揚和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帶領下,參與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工作坊,舊街坊新朋友不只是藝術的旁觀者,也可成為其中的創作人,從訪談中喜見公公婆婆笑逐顏開,證明藝術並不拒人千里。

試過自製針孔攝影機的人都知道,要造一部影像清晰的針孔機不容易,手工粗疏一點都不成,不單針孔得極度精細(不得大於0.5mm),還需根據拍攝現場的明亮度及底片的感光度,小心計算出暴光時間,更無法像現今數碼相般刪掉重來,所以攝影師的經驗不可或缺。這次工作坊,每個單位大約只需十秒便可完成一張喜氣洋洋的針孔照,影像雖然有點矇矓,卻滿載詩意;操刀的原來是張震揚,當年破格地將燒鴨轉化為針孔相機,於墨爾本唐人街拍下了獨特的概念性作品,一時佳話。看見大人小孩跟著他一步步地完成手上的針孔相機,滿臉愜意,不得不對這個傳統的攝影手法嘖嘖稱奇。

一幀幀全家福記載的不只灣仔人的面孔,還有一段段屬於灣仔的口述歷史,是的,這裡充斥了故事:「舊街市最有特色,三幾年起的,以前細個時阿媽成日帶我去買餸⋯另外街邊食白粥油炸鬼、腸粉的大排擋,本來有好多,現在都沒了⋯」陳小姐在灣仔土生土長,多年來見證了這個地區的盛極而衰,不無慨嘆;至於年輕一輩,只是在灣仔上過學的,也能道出這裡的一大特色:「灣仔有許多新舊交錯對立,好有趣⋯」丁丁屬九十後,灣仔舊貌反成了新境點,尋根時不忘發掘奇趣事,才踫上了這個工作坊。

部份的針孔成品將於開幕展展出,用以展示並記錄灣仔人的肖象,是為組成一個社區面貌不可或缺的原素。想起二十世紀德國文化評論家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 曾對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提出“靈光”衰退的概念;一件藝術品的真跡之所以比複製品珍貴,在於其“此時此地”——獨一無二地存在於其所在之處,見證時間和歷史的磨煉。

針孔照的一大特色,在於其本有難以被複製的特質,相比現代的數碼相機,試圖用針孔機拍出多張相同的相片近乎零可能,這才構成攝影也可成藝術的有力證據。第一部針孔機(Camera Obscura)見證了攝影的誕生,從開初被誤以為攝人靈魂的工具,到今天成為你我手上一日不可無的手機,二百年來,人類的生活經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視集開幕展以針孔照作主打可謂當頭棒喝,正當社會不斷地擁抱現代化的時候,它卻選了灣仔這個老區,並以傳統作招徠,重新肯定原始的價值,喜見舊式的全家幅重現眼前,街坊予以無限的支持。何謂“社區藝術”,不正是這麼一回事?

Tuesday, May 3, 2011

灣仔有個文化卵巢

相片提供:WVA

經過石硤尾,數年前辦過展覽的七層大廈,今天是個地盤;轉個街口的美利樓,佇起了即將落成的青年旅舍藍圖,這才發現左鄰的北九龍裁判署,已成了有板有眼的設計藝術學院;一個勁地走上賽馬會藝術中心的頂層眺望,是的,不再一望無際...

經過灣仔,和昌大押成了高級餐廳,舊街市即將變身,利東街給合和二期的圍板封得體無原膚,就連找個觀光梯上去旋轉餐廳,都有保安阿叔告訴我,翻新工程進行中,不得擅闖,是的,這裡不再灣仔...

八十後的我,畢業幾年來埋首工作,著緊的是前途際遇,香港城市規劃一點不上心,加上自身的家庭背景,國內的轉變及發展似乎更具張力,還記得上年首都旅行後猶有餘悸,祖國千年傳統文化的自豪與驕傲通通給一個國際運動會出賣了,走在重鋪過的天安門大街及鳥巢前的廣場上,不禁一凜,偌大的空間淹沒了的不止地靈、不止人傑,還有百物飛騰下的段段辛酸;兩年後,在另一個國際性的博覽會上,更見我國暴發後喉擒展現國力的種種醜陋,看來迫切需要的,是提升國民內在的人文素質,而非單薄的城市面貌。

正當北京上海的整容熱稍稍降溫之際,本土的變身大行動才剛起步。文化人、學者、藝術家紛紛雄據藍屋前後左右,你一個生活館,我一個留屋留人行動,根植唐樓同時將保育知識傳遞,企圖將一個又一個的口述歷史薪火相傳,協力對抗遺忘;然而這種無止境的懷舊(Nostalgia)對政府改變社區/歷史建築用途究竟產生了多大的助力?而對於「香港商場化」這個已然的事實又能構成多大的阻力?筆者無從稽考,只知本土有限的文化符號在不斷地重構與重現的同時,正以光纖極速被消化殆盡,除了擴大咨詢並以藝術反思以至教育之外,我們還有更積極的方法麼?近日給我在藍屋後邊發現了一個文化卵巢,以不溫不和的方式對抗拆樓潮,開幕在即,不曉得會產生多大的震盪。

企業 X 學院 X 社區
藝術團體進駐工業大廈早年如雨後春筍,成功活化了多幢黃昏工廈,成績有目共睹,火炭藝術村和石硤尾的創意藝術中心是為佳模。這次在一快將清拆的唐樓之中開個藝術空間,活化保育之心顯而易見,追問動議的元老何方神聖,竟多了一份意外的誠意,「是我主動提出的,再過兩三年這裡會改建成酒店,與其被動地等待清拆,倒不如將建築物升格轉化,成為這區獨有的藝術創意平台。」業主及總監 Carl Gouw 娓娓道來了「灣仔視集」的誕生原由。這個不到二百平方尺的品字形藝術空間,座落慶雲街5-9號一樓,營運全靠上兩層的出租公寓支撐,自給自足之餘,地面還有個「大龍鳳酒吧」,吸引了眾多文化創意潮人聚集其中,一下子把上百年的老街帶進了廿一世紀。促成美事的除了良心企業,還有來自設計學院的葉長安,上年度策劃的Detour將藝術帶入中區舊警察宿舍,成功動搖了政府原來的活化計劃。「這裡不單純是藝術家的個人展場,而是本土藝術與街坊的互動平台,這裡辦過的數個工作坊,都主動邀請居民一同參與創作。」

只屬於灣仔的文化集散地
開幕當日將展出四個工作坊的部份作品,以「針孔全家福」及「聲畫」最具代表性。在一個中式的影樓佈局前,以自製的針孔相機來張全家幅,成為你與藝術家新年的共同回憶,舊街坊新朋友不只是藝術的旁觀者,而是其中的一份子,甚至是創作人;在「聲畫」中,一眾聾啞人士以手上的LED畫出他們對灣仔的種種,說不出的回憶、感受被轉化成光與影,成為可被記錄及交流的文本,與其坐著消耗這地的文化符號,不如一同製造屬於你、我和灣仔的獨有影像;從訪談中喜見公公婆婆笑逐顏開,證明藝術並不拒人千里。現時社會各界均為未來西九的落成,積極培育及籌組文化軟件,視集卻反其道而行,明以硬件作招來,吸引各方人脈聚集大龍鳳,當中不乏年輕小伙子,齊來飲兩杯吹吹水,為本土文化排卵。